河南花白鲢鱼苗苗销售,科学养殖,效益好
2023-12-05 02:57:01 558次浏览
价 格:面议
成鱼
背鳍Ⅲ-7;臀鳍Ⅲ-11~13;胸鳍Ⅰ-16~17;腹鳍Ⅰ-7~8。侧线鳞;围尾柄鳞40~50。下咽齿1行,4~4。脊椎骨数4+35。 [4]
体长为体高的2.7~3.6倍,为头长的2.8~4.9倍,为尾柄长的5.3~9.0倍,为尾柄高的7.7~11.7倍。头长为吻长的3.0~4.7倍,为眼径的3.0~7.4倍,为眼间距的1. 8~3.4倍,为头宽的1. 7~1. 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0~1.8倍。 [4]
体侧扁,稍高,腹部扁薄,从胸鳍基部前下方至肛门间有发达的腹棱。头较鳙小。吻短而钝圆。口宽大,端位,口裂稍向上倾斜,后端伸达眼前缘的下方。无须。鼻孔的位置很高,在眼前缘的上方。眼较小,位于头侧中轴的下方,眼间宽,稍隆起。下咽齿阔而平扁,呈构状。鳃耙彼此连合呈多孔的膜质片。左右鳃盖膜彼此连接而不与峡部相连。具发达的螺旋形鳃上器。鳞小。侧线完全,前段弯向腹侧,后延至尾柄中轴。 [4]
背鳍基部短,起点位于腹鳍起点的后上方,第3根不分枝鳍条为软条。胸鳍较长,但不达或伸达腹鳍基部。腹鳍较短,伸达至臀鳍起点间距离的3/5处,起点距胸鳍起点较距臀鳍起点为近。臀鳍起点在背鳍基部后下方,距腹鳍较距尾鳍基为近。尾鳍深分叉,两叶末端尖。 [4]
鳔大,分两室,前室长而膨大,后室锥形,末端小。肠长约为体长的6倍。腹腔大,腹腔膜黑色。成熟雄鱼在胸鳍第1鳍条有明显的骨质细栉齿,雌性则较光滑。
鱼病防控
除了鱼种入箱前做好和免疫工作外,在日常管理时应做到早发现、早的原则,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在夏季和秋季鱼类疾病流行季节,应该全箱泼洒漂白粉、生石灰浆等,用小篮子或袋子装强氯、漂白粉、硫酸铜、敌百虫等,交替使用,挂在网箱周围预防鱼病。网箱养鲢在正常情况发病很少,但锚头鳋偶尔感染,可使用,将鱼聚于网箱一角,用90%的晶体敌百虫溶液对鱼群进行慢慢泼洒,或者将病鱼挑出,置于5%盐溶液中浸泡20分钟,效果更好。
投饵饲喂
网箱养鱼为关键的管理技术就是投饵,鲢虽属于滤食性鱼类可不用投食,但在饲养过程中如天然饲料比较匮乏时应及时投饲粉状饵料,再者为确保鲢生长速度,提高经济效益,在网箱养鱼的管理过程中必须进行投食喂养,才能确保鱼类正常的生长速度。日常投饵喂养的次数是影响喂养效果并防止食物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日常喂食量中,一般采取少量多次原则,尽可能地减少因投放饲料过多而沉底或随水流漂走的现象发生。在投食时应根据鱼数量进行投食,避免投食次数多、投食量小而引起鱼群争抢饲料导致强者饱食、弱者受饿,鱼群生长不均衡。网箱养鱼每天的饲喂次数以6~8次为佳,如条件良好晚上也可以适当地喂食。
池塘饲养
鱼种培育:①鱼苗放养。适宜的鱼苗投放时间是在5月中下旬,水温控制在18℃以上,鱼苗放养的投放密度控制在3~5尾/平方米。②饲养管理。待鱼苗投入到池塘之后,饲料选用“饲料碎屑+浮游动植物”,且以浮游动植物为主。③成鱼养殖。鱼种的放养密度控制在0.4~0.5尾/平方米,而投放的鱼种重量控制在每尾100~200克。
越冬管理:越冬鱼体务必要健壮肥满、无伤无病。越冬时鱼体密度通常控制在0.3~0.6千克/平方米,且可基于池塘的实际情况来予以合理调整。越冬方法:越冬池塘要做到保水性好,水质清澈,水面具有透光性,池塘内浮游植物量应保持在25~50毫克/升。
-
斑点叉尾鮰属底层鱼类。幼鱼阶段活动较弱,喜集群在池水边缘摄食、活动,随着鱼体的长大,游泳能力增强,逐渐转向水体中下层活动。冬天主要在水体底层活动,而且活动能力明显降低。养殖方式这里介绍池塘养殖方法:池塘养殖分主养和混养两种。主养时斑点叉尾鮰
-
鱼苗培育 孵出3天~4天的仔鱼卵黄囊吸收完毕,开始摄食。如天然饵料不足应投喂熟蛋黄汁或轮虫,并改善水质状况。7天~8天后,改喂稍大些的食物,如枝角类、鱼糜或颗粒饲料。仔鱼经20天~30天饲养,体长达3cm时,就要进行挑选,去劣留优,保持优质
-
雌雄鉴别 1.从体形看 身体短粗而丰满、腹部肥大者为雌鱼,雌鱼越接近临产时腹部膨大越明显,尤其是到了4月中下旬,雌鱼的腹部就特别胀大;体形瘦长者为雄鱼。 2.从生殖孔看 雌鱼生殖孔宽而扁平,稍有外凸,用手轻压腹部有卵粒排出;雄鱼生殖孔小,内
-
鱼苗培育 孵出3天~4天的仔鱼卵黄囊吸收完毕,开始摄食。如天然饵料不足应投喂熟蛋黄汁或轮虫,并改善水质状况。7天~8天后,改喂稍大些的食物,如枝角类、鱼糜或颗粒饲料。仔鱼经20天~30天饲养,体长达3cm时,就要进行挑选,去劣留优,保持优质
-
放苗时,池水透明度30厘米以下,之后适当追肥,控制池水肥度。夏季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5厘米~30厘米左右,秋季保持在35厘米左右。(1)水质调节①草鱼乌仔或夏花进塘,为食性转化前期,摄食浮游动物为主的天然饵料,水质一定要肥,透明度掌握在30厘
-
鲤为淡水中下层鱼类,杂食。 对生存环境适应性很强,栖息于水体底层,性情温和,生命力旺盛,既耐寒耐缺氧,又较耐盐碱,在小于7克/升的咸水中生长良好,适宜含盐量为1~4克/升。适宜的水温在20~32℃之间,适宜繁殖的水温22~28℃。适宜生长的
-
草浆喂养法:将各种含纤维少的鲜嫩草打成浆喂鱼,以青代精,适于培育花鲢、白鲢鱼苗,可降低百分之十八的成本左右。全池泼洒草浆,每天2次,每亩水面每天泼洒草浆六十公斤到九十公斤,或按每万尾鱼苗每日投草浆十五公斤到二十公斤,均匀泼洒即可。经济及食用
-
胡鲶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和长江以南各省区的各种水体中。胡鲶分布极广,为南方的养殖鱼类;也是常见的中小型食用鱼类。鉴别与鲶鱼的区别区别其实很简单,看两点:一是鲶鱼背上无鳍,而胡鲶有;二是鲶鱼只有两条或四条胡子,而胡鲶是八条。鱼苗投放及管理。胡
-
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的俗称有:鲩、鲩鱼、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厚子鱼(鲁南)、海鲩(南方)、混子、黑青鱼等。英文名:Grass carp 。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
-
鲢鱼 ,又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形目,鲤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四大家鱼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各鳍色灰白。头较大。眼睛位置很低
-
草金鱼又叫金鲫鱼,是金鱼的祖先。金鲫种-燕尾:体短且尾鳍特长,可达体长的一半以上。尾鳍似燕尾形,故取名燕尾。游动时,姿态动人,且身体强健,易于饲养。除红、白以及红白相间的花色外,还有玻璃花色与彩色燕尾。草种鱼体型近似鲫鱼,是金鱼中古老的一种
-
饼粉喂养法:将豆饼、棉籽饼、菜籽饼及花生饼磨成干粉喂鱼。用法:将干饼粉均匀撒于水面上即可,干粉在池中漂浮的时间长,利用率高,每亩水面每天用干饼粉2公斤,每日投喂4次即可。鲢栖息于江河干流及附属水体的上层。性活泼,善跳跃。刚孵出的仔鱼随水漂流
-
草浆喂养法:将各种含纤维少的鲜嫩草打成浆喂鱼,以青代精,适于培育花鲢、白鲢鱼苗,可降低百分之十八的成本左右。全池泼洒草浆,每天2次,每亩水面每天泼洒草浆六十公斤到九十公斤,或按每万尾鱼苗每日投草浆十五公斤到二十公斤,均匀泼洒即可。鱼种入箱投
-
人工孵化孵化条件:孵化用水需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流水,水温为20-30℃,适23-25℃,水体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pH6.5-8.0。 人工孵化方法:收集的卵块经浓度为3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15秒,放置在框眼为0.5-1厘
-
泥鳅苗鲤鱼苗批发,结合我们的经验,优化养殖方式,培育了相当数量的泥鳅苗鲤鱼苗。此苗的好处在于“抵抗强、生长快”,能够适应各种复杂、恶劣的环境,对客户的运输、养殖、成活率起到了相当大的保障,得到了广大养殖单位的一致好评。泥鳅适合人群:特别适宜
-
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的俗称有:鲩、鲩鱼、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厚子鱼(鲁南)、海鲩(南方)、混子、黑青鱼等。英文名:Grass carp 。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
-
锦鲤繁殖后怎么孵化锦鲤繁殖后的鱼卵可以先用孔雀石绿溶液浸泡五分钟,可以避免鱼卵发生水霉。然后捞到干净的水中,开启氧气泵和循环系统,因为轻微的水流可以帮助鱼卵孵化。还要保持水温在22-25度,温度越高,鱼卵孵化的速度越快。一般锦鲤繁殖后的3-
-
锦鲤的繁殖方法有人工繁殖和自然繁殖两种。人工繁殖就是在雄鱼和雌鱼发情的时候,先将雌鱼捞出,用大拇指轻轻按压其腹部,挤出鱼卵,放在小盘子里。然后按照同样的办法取得雄鱼的精子,用羽毛搅拌均匀,和卵子一起放入鱼巢中孵化。自然繁殖就是准备好鱼巢,按
-
鱼苗培育 孵出3天~4天的仔鱼卵黄囊吸收完毕,开始摄食。如天然饵料不足应投喂熟蛋黄汁或轮虫,并改善水质状况。7天~8天后,改喂稍大些的食物,如枝角类、鱼糜或颗粒饲料。仔鱼经20天~30天饲养,体长达3cm时,就要进行挑选,去劣留优,保持优质
-
注意捕捉胡鲶要特别小心。其胸鳍棘为具毒腺组织的皮膜所包,被刺伤后有剧痛,但不。胡鲶科在中国国仅胡鲶一种。近几年来,有关部门从国外引进另外两种,并已在人工繁殖取得成功,成为中国南方的养殖新品种。钓法珠江流域,气候宜人,河网密布,渔类资源丰富,